第108章 昔年隐患,皖州旱灾-《诸君,且听剑吟》


    第(2/3)页

    曾立储黯然,“千真万确,监国大人,自上月起,皖州境内的支流就出现了干涸的迹象,我命各郡开通水渠,可无济于事。”

    皖州自古被誉为大凉粮仓,但其地理位置尴尬,处于黄河与曲江之间,并非是两河流域,只靠着支流上的小河取水。

    黄石沉吟着,“自古旱灾过后,必有虫患。”

    曾立储不言。

    实际上,二人都心知肚明,皖州的旱灾,绝非一朝一夕。自从荆州之战结束后,当年那些百家逆党,山穷水尽时,凿了运河,垮了大坝,开了河堤,将滚滚的曲江水释放出来,水淹诸郡,以至于战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恼人的水灾虫患就像是软刀子割人,一直持续至今,虽有好转,但实际上还遗留着祸根。从荆州之战距今虽有十年之久,但各州的粮食产量依旧受了波折,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皖州偶有旱灾,不是什么秘密,算下来,也该来了。

    曾立储这次来,是说明缘由,一则,是关于今年赋税问题;二则,是向朝廷下放粮食赈济灾民。因为这两点,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才不远千里奔赴京城禀报。

    黄石托着下巴不语,说道:“你这样,将这些虫患引到江东去,你若能做到这一点,本官保你皖州今年有粮食度过这个冬天。”

    ……

    陈词在紫竹林待了那么大一段时间,闲的淡都要出来了,每日闻鸡起舞,洗漱一番,就是听姜子期讲大道理给他洗脑,这样子的日子太无聊了,这一天一早,张巧巧来找到了陈词,说是有公主的消息了,张巧巧命在余杭的传教士打探,说是公主被上杉祁养在程守玉的庄园内,暂且安全,让陈词放心。

    “既是在上杉祁那里,暂且无恙。”

    对于上杉祁的为人,陈词还是放心的,但毕竟是眼下是战争时期,他和上杉祁处于政治的对立面,他心里始终悬着放不开。

    “驸马爷,你啊就别担心了,这马上仗就要打起来了,你脑子里可千万别想着逃走,离开了紫竹林,各地的东瀛人可都盯着你呢,到时候被挟持了,可没人能救得了你。”张巧巧调侃道。

    “你们这些传教士,自诩清高,说白了也不就是躲在阴暗中的老鼠罢了,没点斤两,只会趁火打劫做些买卖,也不敢跟东瀛人真刀真枪的干。”陈词毫不客气讥讽道。

    张巧巧比以为然,抱着起伏的酥胸,一笑百媚,“驸马爷可别激奴家,奴家只是一介女流,算不得豪杰,若是驸马爷不着急,再等着些时日,自然知晓咱们的打算了,这仗啊,是要打的,眼下敌强我弱,当避其锋芒。”

    陈词也知道,若他们真能得手,狙杀了习深,吴州势必大乱。

    剩下的,只能静观其变了。

    陈词心里盘算着,如果到时候习深一死,吴州大乱,他要不要趁机逃走?留在紫竹林寄人篱下,不如自己出去寻找机会,可惜樊褚死了,从京城相府带出来的扈从也都阵亡了,他陈词真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

    太安二十四年七月十日。

    东瀛人扶持的傀儡吴王习深乘坐马车抵达广陵。

    沿途都有东瀛士兵护送,习深来广陵,不带一兵一卒,可谓是表足了衷心。城楼之上,披着战甲的女将本间千鹤子杵着长刀,居高临下看着城楼下的华丽马车,眉头皱成一团,她发现,她失算了,她发现,她好像看不懂习深了。

    “习深,有些东西。”

    千鹤子点评。

    宫本茂不知所云,疑道:“大帅,您说什么?”

    “你觉得习深这种人,会是傻子吗?”

    宫本茂思索片刻,“那肯定不是,我研究过习深的卷宗档案,此人城府极深,如蛰眠的雄师,不容小觑,他绝对称得上老奸巨猾之辈。”

    千鹤子笑了笑,“我之前看错了他习深,却不想,这次依然看错了。”

    宫本茂愣神,“什么?”

    在千鹤子心里认为,这次要轰轰烈烈给习深加冕,昭示全州,习深也应该能猜测到她的意图,那就是借此次机会杀了他,以绝后患,本以为,习深会带大量兵马而来,可他居然是独自一人,就不令人奇怪?

    那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