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青空之蓝 第三章 孔雀明王-《羽系列》
            
            
            
                
    第(1/3)页
    空桑白帝十八年十月二日,云荒大地上一片繁荣景象。
    自从九百年前那一场空前的战乱结束后,冰族战败远避西海,空桑人重新夺回了这片土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开创了光明王朝的一代明君,光华皇帝真岚却没有子嗣,帝王之血至此断绝。为了保证新生帝国的平稳延续,光华皇帝在驾崩前留下遗诏,将王位传给了辅政重臣、中州人慕容修和紫族公主所生之子慕容朔望。
    因其封地在西荒,被后世称为西恭帝。
    继任的西恭帝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在位五十三年,承前启后,延续了光华皇帝开创的盛世局面,将云荒带向了进一步的繁荣。他巩固了空桑人的统治,与碧落海上的海国修好,在狷之原上树起了绵延九百里的“迷墙”,阻断了冰族人从西海重返大陆的企图,并且将在战火中拦腰折断的伽蓝白塔重新修缮一新。
    当那座矗立在云荒大陆心脏上的巨塔重新耸立时,所有仰望的空桑人都不由泪流满面──经过冰族入侵亡国的百年困厄,昔年的荣光终于又完全复现了。
    一切都欣欣向荣,没有丝毫差错。
    然而,在西恭帝年老时,关于王位传承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了出来──西恭帝慕容朔望虽然育有一子一女,然而他毕竟是中州人的儿子,不是身负纯正帝王之血的人,他的子嗣也不能成为理所应当的王位继承人。
    于是,空桑的六部再度为谁来成为第三任帝王而争执不休。
    在长达接近十年的争执后,西恭帝渐渐年老,王位的继承人却迟迟无法决定:因为无论怎么决定,都必然会引起天下的动荡。
    眼看这个分歧将不可避免地扩大为一场内战,为了挽救天下于战火边缘,西恭帝强撑着病体,独自来到了伽蓝白塔顶上的神殿,彻夜向着神明祈祷,希望九天之上的云荒三女神能降下旨意,让这片大地不至于再一次陷入分裂和战争。
    在三日三夜的祈祷之后,在一个月蚀之夜,神谕真的降临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一道白色的光芒从天宇直射而落,笼罩着伽蓝白塔,塔顶的神庙折射出奕奕的光芒──那一道光柱里,似乎有什么从九天翩然而落,宛如白羽一般炫丽非凡。
    第四日清晨,神庙的门轰然打开,西恭帝从门内走出。
    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原本已经垂死的老人在连续三日三夜的祈祷后居然毫无倦意,彷佛回光返照般的精神。西恭帝疾步走出,宣称自己已经得到了神谕,并迅速地召集了所有的文武百官、六部藩王,齐集在白塔顶上,听候他宣布最后的决定。
    ──那是光明王朝第二任皇帝一生中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诏书。
    诏书的意思非常简单,内容却令天下震动:
    其一:西恭帝将主动退位,并且要自己的后代也放弃帝位。他的儿子慕容洙被封为叶城城主,从此终身不得再参与帝都的政局;年轻的小女儿则成了女祭司,被封为空桑大司命,入住伽蓝白塔顶的神庙。
    其二:选择白族之王的长子白璧作为下一任的帝君,即日起入主紫宸殿。
    其三:青族之王的长子青矛作为王储,于二十年后成为下下一任帝君。
    ──这一道诏书不啻石破天惊。
    当第一条宣布的时候,藩王都喜动颜色,纷纷觉得王冕已经落入了自己手里。然而,紧接着的第二条一出来,除了白王之外,其他五位王者又个个面露不悦,甚至杀机涌动──当第三条颁布的时候,六王彻底的糊涂了,不明白垂死的西恭帝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安排。
    哪有人在选择了下一任皇帝后,连下下任的都一并指定呢?还是这个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到糊涂了?
    “肃静!”彷佛知道下面人心涌动,西恭帝在王座上开口,回答了诸王的疑惑:“自从光华皇帝死后,空桑纯正的帝王之血已绝。朕为先帝亲自指定之继承人,而朕若驾崩,再让任何一族登上帝位都不能服众,只怕会引起天下动荡。”
    底下的六部藩王纷纷噤口,发现垂死的皇帝心里竟然明晰如镜。
    顿了顿,西恭帝又开口,语气低沉而威严:“幸亏天佑云荒,听到了朕的祈祷,昨夜,三女神从九天而降──神谕说:既然朕的帝位乃自光华皇帝禅让而来,因此,在朕身后,帝冕也应在六部之间继续传递,轮转不息。而不应由任何一族独霸!”
    什么?轮转?六部之王一时均大出意料,相顾无言。
    ──是的。这的确是一个巧妙无比的方法,平衡了诸方的力量和欲望,几乎接近完美。加之以西恭帝宣称这道诏书出自于神谕,更是令人无法违抗。
    毕竟皇帝轮流做,二十年后到我家。既然权杖被分成了六份,每一族都有份,总好过贸然轻启战端发动一场没有多少胜算的内乱。于是,短暂的犹豫和商议后,六部藩王齐齐跪在了紫宸殿丹阶下,叩首领命,山呼万岁。
    那一道诏书,奠定了之后九百年空桑的政局,被后世称之为“神授的权杖”。空桑全新的帝位传承规则,也就是“禅让”制度,从此一举建立。
    当然,空桑的“禅让”不是如中州上古那样彻底的唯贤者便可居之。按照新的规则,帝冕将在六部之间传递,由白、青、蓝、紫、赤、玄各自从族中推出人选来就任,二十年一轮换。若是在位期间王者死去,则由他的直系继承人继位,直至期满。
    在西恭帝的主持下,空桑六部相互妥协,共同在伽蓝白塔顶上刻下了著名的“誓碑”。由坚硬无比的黑曜石制成,上面记录了三条简单的誓约:
    “一、六王共政,帝冕传递,有意图独霸天下者,共诛之。
    “二、空海之盟,并世长存,两族永不得开战。
    “三、慕容氏永镇叶城,不得参政。诸王应善待其后人,虽有谋逆大罪,亦不可诛之于市,只可暗中赐死厚葬,尸骨不可曝晒于野,不得株连九族。
    “以上三条,不遵者,天人共诛。”
    那三条简单的约定在那之后支配了这个大陆九百年。每一任登上紫宸殿的帝君,即位前都必须来到誓碑前,跪诵三遍碑上的条款,并对天发誓绝不违反。
    没有人知道,这区区一块石碑、三条誓约,是否真的具有约束力──然而,天下百姓都以为是因为这块誓碑的存在,才令云荒维持了九百年的平安。于是,这块被树立在白塔顶端的黑曜石石碑,渐渐地便在民间有了神一样的传奇色彩。
    而和誓碑同时入驻伽蓝白塔顶上的,还有新任的空桑大司命。
    西恭帝将自己绮年玉貌的女儿封为空桑最高的神官,送进了神庙,并且在驾崩时将代表空桑最高王权的神戒“皇天”交给其保管,嘱咐她直到下任帝君顺利即位时,再在登基大典上亲手给新帝戴上。
    但是,除此之外,这位空桑大司命没有任何实权,除了每二十年出现一次,在短短的权力交接仪式里担任祭司之外,她甚至没有再走出神庙一步的权力。没有人知道西恭帝为何要把女儿留在神庙深处,做一个名义上的宗教领袖──
    而且,从此之后,历代的空桑大司命均来自于慕容家。
    九百年了,空桑帝王一任任的即位,又一任任的驾崩──白塔顶上,誓碑前,来来去去走过了数十位皇帝。如今,已经是光明王朝开创后的八百九十九年,帝冕已经在六部之间传递了七轮。
    当今在位的是白帝白烨,空桑光明王朝的第四十五任帝君,时年四十有二,好色而狠毒。有传言说在十年前,身为白族嫡系里排行第二的皇子,白烨是靠着暗杀了刚当了八年皇帝的长兄白煊才接过王位的──甚至有人说,为了保证自己的继位没有阻碍,他甚至连长兄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都一手清除。
    然而,即便是有着声名狼藉的帝君,也无碍于这片大地的富庶安宁。
    这位白帝虽然好色而奢靡,后宫之多超过四十五位前任,然而在治理国务上却并不昏庸。他启用了文武两位肱股大臣:把军队交给了名将白墨宸,将国务托付给了宰辅素问,缇骑和骁骑两军也由心腹牢牢控制,一切有条不紊。
    十年来,天下倒也是太平无事。
    不过,在最和平的时代里,也难免有偶尔出现的刺耳声音──
    不出数日,齐木格的血案便风一样在大漠上流传开来。西荒最负盛名的萨仁琪琪格公主当众被杀,凶手在无数人面前行凶后扬长而去,这样嚣张血腥的行为不但令西荒四大部落为之震惊,甚至统领砂之国的紫之一族都被惊动。
    然而,不等帝都有旨意返回,第二日黄昏,三行黄尘便飞驰而来,在村寨口翻身下马。那一行人齐齐的暗红劲装,谈吐沉稳,眼神凌厉,一望便知非同常人。
    “诸位……是帝都来的老爷么?”族里长老将令牌看了又看,有些敬畏地问。
    那块令牌是纯金制成,入手沉甸甸的。上面雕刻着展开的双翅,双翅中间有一颗蓝色的宝石──隆重精美,不像是统治砂之国的紫王的令牌,倒是像帝都大内的物件。
    “我们是缇骑。”来人低声解释了一句,“为查公主之死而来。”
    “啊?诸位真的是帝都来的使者?……太好了!”部族长者明白过来,连忙将其迎入,抹了一把眼泪,语音颤抖地喃喃,“这次大难来得突然,头人病倒了,可怜的拉曼也疯了,不知去了哪里──如今大人们来了,公主的复仇就有望了!”
    “先带我们四处看看吧。”来人却是声色不动,“这里我们不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