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隐形的翅膀-《汉末豪杰传》
第(2/3)页
更何况,这还是东汉末年,有记录的历史还不长,就是出奇制胜的例子也不多不是。
可是张让不管那些,任你如何解释行军打仗不是那么简单滴,冀州黄巾有多么多么的难对付,要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他就是咬住结果不放。反正从结果上看,皇甫嵩和朱俊等人就是能够迅速的将各自方面的黄巾迅速扫荡剿灭,而卢植和董卓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董卓更是吃了败仗的!
最后被缠的无奈,皇甫嵩也是铁了心的要上党人士族的船,当堂就也耍起了无赖,非要将自己平定冀州黄巾的功勋推让给卢植,想要借此为卢植换一个官复原职。
说实话,这招够狠也够无赖。
你汉帝不是假惺惺的不愿背负上过河拆桥,重新打压党人和外戚的骂名么?现在,皇甫嵩这个无可争议的黄巾之乱的军功第一人把自己豁出去了,誓要跟卢植卢子干共同进退,有胆量你就把他的功劳也给否定喽!这天下人,可都看着呢!
如果是原来的时空,皇甫嵩这招一出,那绝对是会让这件事一下子就变成毫无争议的板上钉钉,卢植官复原职重新回尚书台做他的尚书。甚至如果是原来的时空下,都不会将皇甫嵩逼迫到用这种类似无赖手段的地步。
但是这一次皇甫嵩马上就会知道,他有些高估了自己在这个时空下的战功,更低估了十常侍的无耻,或者说是灵帝打压党人、外戚的决心。
皇甫嵩这边自以为胜券在握,绝想不到这个时候赵忠出来一番话不仅彻底翻了他的盘,还差点把他自己也给装了进去。
党人的确是厉害,外戚也的确是能打,这朝堂上自从黄巾乱起,那捷报真是一封接着一封,今儿在哪斩首过万,俘虏无数,明儿就在哪收复城池,斩杀某某贼首。
可是咱家这就纳了闷儿了,不说褚贡那些人吧,这朱儁朱公伟不曾败于波才之手?秦颉口口声声自夸斩杀的黄巾匪首张曼成怎么又好端端的出现在了广平郡内?收复失地破城无数,那些缴获都哪里去了?就这么点儿?
更重要的是,人家广平郡都尉动员了一郡之力,也才击溃了郡内的大股黄巾溃兵,近万人的溃兵才留下一千多的斩首,这还是都靠着夜袭才有的战果。这可是实打实的斩首,每一颗都经得起检验的,全部都是青壮,绝对没有老弱妇孺杀良冒功。
谎报、虚报军功,贪墨缴获,甚至杀良冒功,这些事儿是你皇甫嵩敢担保还是朱公伟该担保?还是这满朝文武的党人、外戚敢担保?
赵忠阴阳怪气的吧啦吧啦了一大堆,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番话说出来朝堂上有一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没办法,赵忠说的这些可就太扎心了,偏偏还让人不好反驳,毕竟这些事儿大多数那是真是让他说中了个七七八八。
张曼成是没被杀死吧。
朱公伟的确是吃过败仗吧。
贪墨缴获、杀良冒功敢说没有?别人不敢说,董胖子的西凉兵那是妥妥的一个不漏的必保全占啊。
但是这个账他不是这么算的啊,从古至今打仗不都是这样的么?打了胜仗大致的核算一下就先给朝中报个捷,安稳一下人心,至于多报点斩首俘虏少报点缴获什么的,自古皆然啊,要不军功怎么够分?钱粮怎么够用?
杀良冒功这事儿,朝里的大佬们直接就是在心里口吐芬芳了,这个真就没人敢给西凉兵头子董仲颖作保。
但是这个事儿吧,黄巾贼本来就是裹挟民众作乱,娥贼么,队伍里有很多的老弱妇孺也是应有之事,点验首级的时候青壮少一点也说得过去不是么?说什么杀良冒功那也不是不能用一个“莫须有”糊弄过去。
第(2/3)页